一.直接连接的网络: 点到点网络:
多路访问网络:
网络提供的服务: 1.可靠的服务 文件传输,浏览网页,电子邮件,电子商务 2.不可靠的服务 视频直播,IP电话,网络会议 面向连接的服务,无连接的服务 有确认的服务,无确认的服务 数据报服务:无连接无确认 因特网体系结构: 应用层:提供对某些专门应用的支持,如文件服务(ftp),邮件(smtp),网页(http) 传输层: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送(端到端,end-to-end),如TCP,UDP 网络层:路由选择,实现到互连网中的数据传送(主机到主机,host-to-host),如IP,routing protocols 数据链路层:在物理网络中传送包(跳到跳,hop-to-hop节点到节点node-to-node),ppp,Ethernet 物理层:线上的比特(传送原始比特流)
每一层都可以有多个协议,每个协议都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为上层提供服务。 同一个互连网络中要求网络层协议相同而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 应用层对应消息,传输层对应数据段segment,网络层对应数据报datagram,链路层对应帧frame,将source封装起来,从一个主机经过网络层从高到低发送出去,到达另外一个主机,由低到高到达应用层。
网络性能分析:延迟和丢包 延迟(delay):当一个包到达时如果有空闲缓存则排队等待转发 丢失(loss):如果没有空闲缓存,则丢其该包 包交换(packet-switching)中的延迟: 1.处理延迟(processing) 包括检查比特错 确定输出链路 2.排队延迟(queueing) 在输出链路队列等待发送 依赖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3.传输延迟(transmission delay) 包长(bits)/链路带宽(bps),也称为发送延迟 4.传播延迟(propagation delay) 物理链路长度/信号传播速度(~2*10^8m/sec)
节点延迟:d(nodal) = d(proc) + d(queue) + d(trans) + d(prop) d(proc) = 处理延迟 d(queue) = 排队延迟 d(trans) = 发送延迟 d(prop)= 传播延迟 往返时间(round trip time,RTT):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再返回源主机所花的时间成为往返时间。 带宽和吞吐量: 带宽(bandwidth):一条链路可达到的最大数据传送速率(bits per second,bps) 吞吐量(throughput):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数据传送速率(bps) 互连网络:
- 系统域网(system area network) SAN
- 广域网(wide area network) WAN
- 局域网(local area network) LAN
- 城域网(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) MAN
单向:通信线路上的数据按单一方向传送 半双工:一段时间内只有一边向另一边传送,如对讲机 全双工:接收数据的同时也能传送数据,如电话 习题: 无线电台使用了频分多路复用技术(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) 多播(multicast)的通信方式是一对多,单播(unicast)是每个时刻一个站点发送一个站点接收。 电话使用了全双工的传输方式。 实验室一般采用局域网的连网方式。
|